服务热线
86-024-23691745
1.适用对象
中和是利用碱性药剂或酸性药剂将废水从酸性或碱性调整到中性附近的一类处理。在工业废水处理中,中和处理常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在废水排入水体之前,因为水生生物对 pH 值的变化极其敏感,当大量废水排入 后使水体的pH 值变得偏酸偏碱时,会产生不良影响;
(2)在废水排入城市排水管道之前,由于酸、碱对排水管道产生腐蚀作用,一般城 市排水管道对排入工业废水的pH 值都有明确的规定;
(3)在废水需要进行化学或生物处理之前,对于化学处理(例如凝聚、除磷等),要求废水的pH 值升高或降低到某一需要的最佳值。对于生物处理,废水的pH 值通常应维 持在6~9范围内,以保证处理构筑物内的微生物维持最佳活性。
含酸含碱废水来源很广,浓度差别很大,从1%到10%,若将其随意排放会对环境造 成污染和破坏,而且也是对资源的浪费。因此,对酸、碱废水首先应考虑回收和综合利 用。当酸、碱废水的浓度较高时,例如达3%~5%时,往往存在回用和综合利用的可能性。例如用以制造硫酸亚铁、硫酸铁、石膏、化肥,也可以考虑供其他工厂使用等。当浓度不高(小于2%),回收或综合利用经济意义不大时,才考虑中和处理。
2.中和方法
2.1酸性废水中和法
(1)酸、碱废水中和这种中和方法是将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共同引入中和池中, 并在池内进行混合搅拌。当酸、碱废水的流量和浓度经常变化,而且波动很大时,应该 设调节池加以调节,中和反应则在中和池进行。
(2)投药中和法此法可用于处理各种酸性废水,中和过程容易调节,容许水量变 动范围较大。采用的中和剂有石灰、石灰石、白云石、氢氧化钠、碳酸钠等。其中石灰 来源广泛,价格便宜,所以使用较广,但劳动卫生条件差,沉渣量较大。氢氧化钠、碳 酸钠易于贮存,溶解度高,且反应迅速、渣量少,但价格较贵,一般较少采用。石灰石 的价格较低,特别是生产石灰石的附近地区,也常用它作中和剂。由于石灰石溶解度小, 无法配乳液投加,只能粉碎成0.5mm以下的颗粒投加。
(3)过滤中和法 酸性废水流过碱性滤料时得以中和,所用滤料有石灰石、白云石、 大理石等。这种方法适用于含硫酸浓度为2~3g/L 和生成易溶盐的各种酸性废水的中和 处理。过滤中和法的优点是操作管理简单,出水pH 值较稳定,不影响环境卫生,沉渣少, 一般少于废水体积的0.1%;缺点是进水酸的浓度受到了限制。
2.2碱性废水中和法
前已述及,若工厂存在酸性废水或废弃的酸液,可利用它们来处理碱性废水。若沿 有则要采用商品酸中和或采用酸性废气中和。
(1)商品酸中和法采用酸性药剂中和处理碱性废水时一般采用无机酸,其中工业 硫酸价廉,故应用广泛。盐酸的优点是反应产物的溶解度大,泥渣量少,但出水中 的溶解固体浓度高,在对溶解固体有较严限制时,就不一定适用。
(2)酸性废气中和法烟道气中含有12%~24%的CO?, 有时还会有少量SO?及H?S, 这些酸性物质可用来中和碱性废水。用烟道气中和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将碱性废水作为 湿式除尘器的喷淋水,另一种是使烟道气通过碱性废水。这种中和方法效果良好;其缺 点是会使处理后的废水中悬浮物含量增加,硫化物和色度也都有所增加,需要进一步处理。
3.酸碱废水相互中和设施
当水质水量变化不大,废水有一定缓冲能力,但为了使出水pH 值更有保证时,应设 连续流式中和池,如图4-15和图4-16所示。
若后续构筑物对pH 值要求范围较宽时,可以不单独设置中和池,而在集水井(或管 道、曲径混合槽)内进行连续流式混合反应。但当水质水量变化较大,且水量较小时, 连续流式中和池无法保证出水pH 值要求,这时较稳妥可靠的做法是采取间歇式中和池。一般至少设置两座,以便交替使用。
4.药剂中和处理设备设施
(1)中和剂制备设施投药有干投、湿投2种方法。以石灰为例,干投法设备简单,药剂的投配容易,但反应缓慢,不够充分,中和剂耗用量大(为理论耗量的1.4~1.5倍)。湿投法是把石灰配制成一定浓度的石灰乳,投入混合反应池,所需设备较多,但反应迅速,投量为理论值的1.05~1.1即可。2种方法的示意图分别如图4-17和图4-18所示。
(2)混合反应设施当废水水量和浓度较小,且不产生大量沉渣时,中和剂可投加 在水泵集水井中,在管道中反应,可不设混合反应池(但须满足混合反应时间, 一般采 用1~2min的)。当废水水量较大时,就须设单独的混合池,如图4-19所示。图4-20为 合并混合、反应、沉淀的池型示例。
5.过滤中和设备设施
(1)普通中和滤池普通中和滤池为重力式,由于滤速低(小于1.4mm/s), 滤料粒 径大(3~8cm), 在处理硫酸废水时易产生硫酸钙沉淀覆盖在滤料表面且不易冲掉,阻碍 中和反应进程。实践表明中和效果较差,目前已较少采用。
(2)升流膨胀式滤池升流膨胀式滤池采用高速过滤(5.3~16.4mm/s), 小粒径(0.5~ 3mm), 废水自下向上运动,滤料呈悬浮状态,滤层膨胀,加上产生的CO?气体的作用, 使滤料互相碰撞摩擦,表面不断更新,中和作用得以不断进行,效果良好。这种滤池的 构造如图4-21所示。
上一篇 : 没有了
下一篇 : 超全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详解图!
Copyright © 2025 版权所有 : 沈阳麦鑫雨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赵先生 地址:沈阳市铁西区开发大路15号街
技术支持: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滨颁笔备案号: sitemap.xml